电信通:银行容器云建设成本及方式

2018-8-2 6:35:48      点击:

银行容器云建设方式有多种:

1)自研:基于选择的容器和服务编排框架为基础进行自研,这种情况对团队的各项技能要求都相对比较高。对于银行金融业,一般在自研时也会考虑购买一些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持;

2)联合开发:与云平台厂商进行联合研发,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行内各种实际需求,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厂商的专业技术能力,但这种研发没有固定模式可寻,建设周期相对较长;

3)产品购买:购买成熟化的市场产品,这种模式建设周期相对较短,在进行本行落地定制化的过程中一般有应用案例可参考,一般建设周期相对较短,定制研发多以落地为主,技能要求相对较低,选择时建议选择相对开放易于定制的产品。

银行容器云在进行技术路线选择时,需要综合考虑平台的建设目标、投入成本、团队技术储备、所选技术路线的成熟度、生态圈发展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。


容器云的建设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?

1) 技术选型的成本:容器云需要优先选择容器和服务编排的技术路线,选定后基本可以确定产品的系统架构,在实施后再进行修改或者更换的成本相对比较大;如果选择的技术路线以后停止更新不发展了,也会面临各种技术支持等问题;

2) 开源框架快速发展:目前主流的编排技术(如K8S)均为开源软件,随着容器云技术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普及应用,开源软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速度比较快,版本更迭频繁,甚至不同版本之间架构等差异比较大。因此需要更加关注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中框架的平滑升级和过渡;

3) 应用高可用的风险:从架构层面看,容器云是一个整体,容器云内部架构出现异常,可能会导致整个云异常,影响容器云上的所有应用。因此,高可用、可靠性需要反复测试演练,并形成灾难恢复应急文档;

4) 在企业内部落地的风险:容器云上运行的是银行业务系统,因此必须遵循银行系统的特点,比如满足应用系统安保等级要求等,容器云的落地,一方面是技术方面的风险,比如和行内各种现有系统的对接等;一方面是制度流程方面的风险,容器云必然会带来很多新的思维和理念,这些最终需要靠制度流程来保证实施,需要进行流程梳理和修改,避免“水土不服”。

容器云建设时需要做什么准备,成本包含哪些?

云平台建设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:

1)人员准备:容器云技术覆盖到底层的基础运维和应用的研发测试等内容,因此团队成员最好由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共同组成;

2)技术存储:需要完成对容器技术和服务编排技术等容器云相关技术的知识贮备,涉及知识面广且复杂;

3)流程存储:容器云可以更好的促进devops理念的落地实施,CI/CD等会对现有流程带来改变或造成影响,因此做好IT组织架构梳理,做好职责明确,从流程上做好准备;

4)基础环境准备:容器云运行的环境是基于物理机还是IaaS层,需要做好规划并进行环境储备。

点击将有更多机房选择